圣训 http://islam4china.org/index.php/2018-01-31-08-35-42/2018-01-31-08-41-56 Mon, 28 Apr 2025 01:03:34 +0000 Joomla! - Open Source Content Management en-gb 《圣训术语》 http://islam4china.org/index.php/2018-01-31-08-35-42/2018-01-31-08-41-56/222-2018-02-01-07-44-44 http://islam4china.org/index.php/2018-01-31-08-35-42/2018-01-31-08-41-56/222-2018-02-01-07-44-44 《圣训术语》pdf文件下载图标 25609821

]]>
圣训 Thu, 01 Feb 2018 07:44:44 +0000
仁慈的先知穆罕默德(书籍PDF) http://islam4china.org/index.php/2018-01-31-08-35-42/2018-01-31-08-41-56/538-2019-01-24-07-40-33 http://islam4china.org/index.php/2018-01-31-08-35-42/2018-01-31-08-41-56/538-2019-01-24-07-40-33 仁慈的先知穆罕默德pdf文件下载图标 25609821

]]>
圣训 Thu, 24 Jan 2019 07:40:33 +0000
使者(福安之)對非穆斯林的寬容 http://islam4china.org/index.php/2018-01-31-08-35-42/2018-01-31-08-41-56/555-2019-01-28-08-42-57 http://islam4china.org/index.php/2018-01-31-08-35-42/2018-01-31-08-41-56/555-2019-01-28-08-42-57 使者(福安之)對非穆斯林的寬容
 
 

安拉的使者穆罕默德(安拉福安之)是一個被安拉稱為“為憐憫全世界”的人,“我派遣你,只為憐憫全世界的人。”(眾先知章 第107節)使者(福安之)被安拉賦予的這一品質,不只惠及穆斯林民族,也延伸至非穆斯林群體,甚至那些用盡全力試圖傷害他和他的使命的人。使者(福安之)從不為任何個人利益而對人復仇的品行,顯示了他的慈憫和寬容,甚至對他的死敵。聖妻阿伊莎(安拉喜悅之)說:“先知從不以他自己的名義對任何人復仇。”又說:“他從不以怨報怨,他原諒和寬恕。”這一安拉的意志,我們從聖行中可見。

使者(福安之)对非穆斯林的宽容.jpg

在使者(福安之)傳教初期,他去到麥加附近的山區塔伊夫傳教。塔伊夫的頭領們對使者(福安之)十分粗暴無禮,他們不但態度野蠻,甚至教唆一些幫派騷擾使者(福安之)。那些地痞尾隨並辱駡使者(福安之),向他扔石頭,砸傷他的腳至流血,使者(福安之)不得不在一個果園避難,忍受著比在麥加更大的阻力。重重壓力使使者(福安之)十分苦悶和沮喪,無助中他祈禱安拉:“主啊!我向您訴說在那些人面前我的無法無力與屈辱。您是至慈的主,弱者的主,我的主宰。您將我交付於誰?交付於疏離的惡意的?或掌控我的敵人?如果您不遷怒於我,我無所顧忌,您的寬恕是我最大的慰籍。我尋求您的支持的光芒驅散黑暗,予我以庇護,讓今世和後世的一切事物趨於正路。不要惱怒於我,責怪我吧直到您滿意。無法無力,唯憑有您.”

使者(福安之)对非穆斯林的宽容2.jpg

真主派遣天使尋求使者(福安之)的意見,使兩山相合而毀滅坐落於兩山之間的塔伊夫城。使者(福安之)大度而慈悲的回答:“不!我只是祈望真主使他們中走出敬主獨一,不舉伴真主之人。”使者(福安之)的仁慈和惻隱,曾受到安拉的訓誡。麥迪那偽善的首領阿卜杜拉 伊本 吾班葉是伊斯蘭最大的敵人之一,他對外宣揚伊斯蘭,背地裡卻迫害穆斯林,迫壞使者(福安之)的傳教使命。使者(福安之)知道這些情況,仍為他站葬禮,祈求安拉饒恕他的罪過。古蘭經為此降示經文命令使者(福安之)與偽信士劃清界線:

使者(福安之)对非穆斯林的宽容3.jpg

“你永遠不要替他們中已死的任何人舉行殯禮,你不要親臨他們的墳墓,他們確已不信真主及其使者,他們是悖逆地死去的。”(懺悔章 第84節)

使者(福安之)对非穆斯林的宽容4.jpg

阿卜杜拉 伊本 吾班葉終其一生千方百計毫不留情的對抗使者,企圖擊潰他的伊斯蘭使命。武侯德戰役中,偽信的他違抗命令帶領三百名他的支持者臨陣脫逃,幾乎擊毀了穆斯林的力量,使這次戰役穆斯林傷亡眾多。他參與各種反伊斯蘭反穆斯林的詭計和行動,就是他誹謗使者(福安之)的妻子阿伊莎(喜悅之),羞辱使者(福安之),企圖使人懷疑使者(福安之)和他所帶來的啟示。(參見公眾號前文《為聖妻(喜悅之)昭雪的經文》)據布哈裡聖訓記載,伊本 歐麥爾說,阿卜杜拉 本 吾班葉歸真後,他的兒子來到使者(福安之)跟前,請求使者(福安之)把他的大衣送給他,給其父做克凡,使者(福安之)便把自己的大衣送給了他。然後他請求使者(福安之)為其父站殯禮,歐麥爾起身拉住使者(福安之)說:“安拉的使者啊!你的養主禁止你為他舉行殯禮,你還要去嘛?”使者(福安之)說:“安拉讓我自由選擇說'無論你為他們求饒,或是不為他們求饒,即使你為他們求饒七十次,安拉也不會饒恕他們。'我要超過七十次。”使者(福安之)為他舉行了殯禮後到了墳上,直到殯禮結束。伊本 歐麥爾說,阿卜杜拉 本 吾班葉是偽信士,安拉的使者(福安之)為其舉行了殯禮,不久安拉降示經文“你永遠不要替他們中已死的任何人舉行殯禮,你不要親臨他們的墳墓,他們確已不信真主及其使者,他們是悖逆地死去的。”從此使者(福安之)沒再為任何偽信士舉行過殯禮,也沒在他們墳前站過。(選自伊本 凱西爾經注)

]]>
圣训 Mon, 28 Jan 2019 08:42:57 +0000
圣训在伊斯兰教中的地位 解释古兰经离不开圣训 http://islam4china.org/index.php/2018-01-31-08-35-42/2018-01-31-08-41-56/221-2018-02-01-07-36-04 http://islam4china.org/index.php/2018-01-31-08-35-42/2018-01-31-08-41-56/221-2018-02-01-07-36-04
圣训在伊斯兰教中的地位 解释古兰经离不开圣训]]>
圣训 Thu, 01 Feb 2018 07:36:04 +0000
如何仰賴安拉 http://islam4china.org/index.php/2018-01-31-08-35-42/2018-01-31-08-41-56/530-2019-01-21-15-49-09 http://islam4china.org/index.php/2018-01-31-08-35-42/2018-01-31-08-41-56/530-2019-01-21-15-49-09 如何仰賴安拉
 
 

如何仰赖安拉.jpg

安拉創造了這個世界,故他是世界的管理者、供給者。世界萬有也離不安拉的養育。

茫茫的太空、浩瀚的宇宙,是安拉的創造;各種星球在各自的軌道上有條不紊地運行,是安拉的設計;太陽離地球的距離恰到好處,是安拉的安排;晝夜的往復、四季的迴圈,是安拉的意欲。

安拉是大能的主宰,所有的一切都在安拉的掌握中。安拉創造了人類,他賦予人類理智和私欲,讓人類自由地把握善惡,選擇或行善或作惡所帶來的結局。他引導善人走上正直的大道,他棄絕願意做惡的人。

穆斯林群體是安拉所喜悅的優秀民族,安拉喜歡信士們,他喜歡信士們的忠誠、喜歡信士們的感謝、喜歡信士們的仰賴……

安拉說:“安拉確實喜歡仰賴安拉的人。”(3:159)

《古蘭經》中敘述了穆撒對其族人的勸告:“假如你們信仰安拉,就應該仰賴安拉。”(10:84)

安拉創造了善和惡,創造了宇宙中的一切包括對人類有利又有弊的各種物質,那麼,什麼是仰賴呢?其實質又是什麼呢?

我們常常聽有些人說:“仰賴安拉就是不求自來,不要而得。無糧可不勞而獲;無錢可不商而賺;無知可不學自會;有病可不治而愈。我們雖然不否定有這種現象的發生,但是我們必須承認這些只是安拉特別對某些人的恩賜,是特殊的事例,不是普遍的規則。如果把特殊的事例硬當成普遍所指的現象,就有悖於伊斯蘭精神的。安拉說:“你們在大地上四處奔波,尋求主恩。”(62:10)

安拉的常道不會變更,這在《古蘭經》中已經闡述的相當明白。安拉說:“你對於我的常道不能發現任何變更。”(17:77)安拉又說:“真主必定不變更任何民眾的情況,直到他們變更自己的情況。”(13:11)

安拉創造了糧食供百姓以勞作;創造了財富供商人以經營;創造了知識供學者以涉取;創造了藥物供患者以治療。

雖是這樣,可我們卻看到有些人過度的依賴因素而輕仰賴安拉。他們認為:“有因必有果。只要勞動,就有收穫;只要經商,就能賺錢;只要學習,就有智慧;只要吃藥,就會除病。這和伊斯蘭的精神背道而馳的,也是違背客觀規律的。有因不一定有果;有勞不一定有獲;經營不一定賺錢;學習不一定增知;吃藥也不一定驅病。譬如:農民們用現代化工具耕地,選播下優良的種子,施以最好的肥料,再進行多方面的管理,如灌溉、拔草、撒農藥等。然而,突遭或嚴寒、或酷暑、或乾旱、或澇災、或暴風、或霹靂的襲擊,這一切的因(辛苦的勞動)卻沒有了預定中的果;商人費盡心思,利用一切可利用的因素和手段進行投資,結果賠的精光,血本無歸;學生十年寒窗,苦苦學習,結果名落孫山;患者經名醫治療,服用最昂貴、最好的藥品,結果病入膏肓,無力回天。

在《古蘭經》中有為人類比喻的情景:以兩個人為他們打一個比喻。我為其中的一個人創造了兩個園圃,而圍以椰棗林,並且以兩園之間的地方為耕地。兩園都出產果實,毫不欠缺,並在兩園之間,開鑿一條河。他富有財產,故以矜誇的態度對他的朋友說:“我財產比你多,人比你強。”他自負地走進自己的園圃,說:“我想這個園圃永不荒蕪,我想復活時刻不會來臨。即使我被召歸安拉,我也能發現比這園圃更好的歸宿。”他的朋友以辯論的態度對他說:“你不信創造主嗎?他創造你,先用泥土,繼用精液,然後使你成為一個完美的男子。但是,安拉是我的主,我不以任何物配我的主。你走進你的園圃時,你怎麼不說:‘這件事是安拉意欲的。除安拉外,我絕無能力!’如果你認為我的財產和後嗣都不如你,那麼,我的主或許會賞賜我不你的園圃更好的東西,而降霹靂於你的園圃,以至它化為光禿禿的土地;或園裡的水一旦乾涸,你就不能尋求。”他的財產,全遭毀滅。園裡的葡萄架倒塌在地上,他為痛惜建設園圃的費用而翻轉他的兩手掌,他說:“但願我沒有把任何物配我的主。”(18:32——42)

經文為我們構勒出只重視因素而輕視仰賴安拉,結果安拉降霹靂於園圃,數年的經營在旦夕中毀滅的情景。

安拉創造了客觀規律,也創造了主觀規律。仰賴安拉不是一句空話,需要行動的佐證,但僅重視因素去行動而無心仰賴安拉,不是伊斯蘭的精神。穆聖是最敬畏安拉、最仰賴安拉的人,他說:“栓住你的駱駝,仰賴你的主宰。”穆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古蘭經》和聖訓都記載了先知穆聖和大賢艾卜白克爾從麥加悄悄地向麥迪那遷徙的事件。他們在遷徙中遭到多神教徒的圍剿和攔截,他們為躲避多神教徒的攔截而藏在一個山洞中,最後,在安拉的襄助下,他們到達了麥迪那。

這段歷史事實就是告訴我們:利用一切因素,真誠地拖靠安拉,才是真正的、確實的仰賴安拉。(真誠的托靠建立在高度的選擇上)

對於因素,應該按照常規遵循安拉的常道,儘量地運用。但是,僅僅利用因素還是不夠的,正如文章的開始我們所闡述的那樣,因為結果是歸安拉掌管。所以,真正的仰賴安拉就是:付出一切努力,運用一切可利用的因素,同時,深信事情的成功與失敗歸安拉掌管,並誠心地仰賴安拉的襄助。無法無力,唯憑安拉。

(崇真清真寺阿訇吳金庸)
]]>
圣训 Mon, 21 Jan 2019 15:49:09 +0000
最后的先知:穆罕默德• 穆斯塔法(书籍PDF) http://islam4china.org/index.php/2018-01-31-08-35-42/2018-01-31-08-41-56/537-2019-01-24-07-38-34 http://islam4china.org/index.php/2018-01-31-08-35-42/2018-01-31-08-41-56/537-2019-01-24-07-38-34 最后的先知:穆罕默德• 穆斯塔法pdf文件下载图标 25609821

]]>
圣训 Thu, 24 Jan 2019 07:38:34 +0000
穆聖生平大事年表 http://islam4china.org/index.php/2018-01-31-08-35-42/2018-01-31-08-41-56/519-2019-01-01-09-06-16 http://islam4china.org/index.php/2018-01-31-08-35-42/2018-01-31-08-41-56/519-2019-01-01-09-06-16 穆聖生平大事年表
 
 

1.穆聖在西元571年4月22日即象年3月12日出生。

2.穆聖2歲時在白尼·塞爾德族中哺乳。

3.穆聖6歲時母親去世。

4.穆聖8歲時爺爺去世。

5.穆聖12歲時隨伯父艾布·塔里布去沙姆。

6.穆聖15歲時給麥加人放羊。

7.穆聖20歲時同伯父們一起參加“罪惡之戰”

8.穆聖21歲時出席“正義之盟”。

9.穆聖25歲時去沙姆替赫蒂徹做生意。

10.穆聖25歲時於赫蒂徹結婚。

11.穆聖26—34歲時經商並且料理家務。

12.穆聖35歲時參加修建天房克爾白。

13.穆聖36—39歲時經商和時而幽居“希拉”山洞。

14.穆聖40歲時(西元610年8月10日)為聖成為人類史者。

15.穆聖41—43歲時(西元611—613年)秘密宣教。

16.穆聖44歲時(西元614年)公開宣教。

17.穆聖45歲時(西元615年)第一批穆斯林遷移阿比西尼亞。

18.穆聖46時(西元616年)第二批穆斯林遷移阿比西尼亞。

19.穆聖47—50歲時(西元617年)古萊氏對穆斯林實施經濟封鎖。

20.穆聖50夜行和登宵。

21.穆聖51歲時向各部落介紹伊斯蘭。

22.穆聖52歲時(620年)第一次阿格白盟約。

23.穆聖53歲時(西元621年)第二次阿格白盟約。

24.穆聖54歲時即伊曆1年12日(西元622年)遷移麥迪那。

25.穆聖54歲時即伊曆1年(西元622年)修建聖寺、制定宣禮、穆斯林互結兄弟情、同猶太人簽訂同盟條約。

26.穆聖55歲時即伊曆2年白德爾大戰、制定天課、節日禮拜、改變禮拜的朝向。

27.穆聖56歲時即伊曆3年10月吳侯德之戰。

28.穆聖57歲時即伊曆4年比爾熱·邁爾奈事件、白尼·奈隊爾之戰。

29.穆聖58歲時即伊曆5年壕溝之戰、白尼·古熱左之戰、制定面紗(蓋頭)制度、廢除義子制度。

30.穆聖59歲時即伊曆6年白尼·穆蘇托裡戰役、造謠事件、簽署侯德比亞盟約、致信各地君主和艾米爾

31.穆聖60歲時即伊曆7年(西元627—628年)海白爾戰役、還補副朝。

32.穆聖62歲時即伊曆8年(西元629—630)莫爾塔之戰、解放麥加、圍困塔伊夫、侯奈尼戰役。

33.穆聖62歲時即伊曆9年(西元631年)塔布克戰役、規定朝覲、接待代表團、穆聖的女兒烏姆·庫裡素姆和易蔔拉欣去世。

34.穆聖穆聖63歲時即伊曆10年(西元632年)禁止利息、辭朝演講。

35.穆聖穆聖歸真即伊曆11年3月12日星期一中午(西元633年),享年63歲零四天。

-----------------

【作者:索菲尤·拉赫曼·穆巴拉克夫爾  著     馬俊 譯】

]]>
圣训 Tue, 01 Jan 2019 09:06:16 +0000
穆聖的高尚品德對傳播伊斯蘭起到的重要作用 http://islam4china.org/index.php/2018-01-31-08-35-42/2018-01-31-08-41-56/518-2019-01-01-09-00-55 http://islam4china.org/index.php/2018-01-31-08-35-42/2018-01-31-08-41-56/518-2019-01-01-09-00-55 穆聖的高尚品德對傳播伊斯蘭起到的重要作用

 

 
 

 

穆聖的高尚品德。這一點對伊斯蘭教傳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穆聖的美德以及他富有哲理的言語曾感動了許多人,甚至那些反對他的敵人都被感化,放棄了敵視,皈依了伊斯蘭教。

《古蘭經》中有許多經文指出,穆聖的高尚品德對伊斯蘭教的傳播和對敵人的征服起到了重要作用。《古蘭經》說:“只因為從真主發出的慈恩,你溫和地對待他們;假若你是粗暴的,是殘酷的,那麼,他們必定離你而分散;故你當恕饒他們,當為他們向主求饒,當與他們商議公事;你既決計行事,就當信託真主。真主的確喜愛信託他的人。”(3:159)

這節經文指出了以下幾點:

(1)美德是安拉的慈恩。

(2)粗暴、殘酷的人沒有能力領導人們,說服人們。

(3)一個成功的領導人是以自己的美德令人們折服,而不是借助手中的權力。

(4)用美德去感化敵人和作惡的人,而不是用殘暴的手段去懲治他們。

(5)與人們協商,徵求人們的意見,即民主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基礎。

穆聖無論是在演講中還是在實際行動中,都體現了一位先知所具有的高尚品德和完美人格,為人類樹立了光輝的榜樣。

穆聖的美德猶如海洋,每一個事蹟都只是這個廣闊海洋中的一滴水珠,《古蘭經》用“阿澤姆”(偉大的、巨大的)一詞來形容穆聖的美德,“你確是具備一種偉大的性格的。”(68:4)下面列舉幾例關於穆聖美德的事蹟:

(1)穆聖遷移麥迪那後的第九年,麥迪那“塔伊”部落因反對伊斯蘭被穆斯林軍隊征服,阿迪·本·哈坦是該部落的一位重要人物,在部落失陷後,他逃到了沙姆(現今的敘利亞)。但他的妹妹薩法乃被俘,被帶到麥迪那,安置在清真寺旁的一間房子裡。

一天,穆聖探視戰俘,薩法乃抓住時機對穆聖說:“穆罕默德!如果你認為適合,請你釋放我,不要聽信阿拉伯部落對我的責備和謾駡。我是我們部落貴族的女兒,我父親哈坦釋放過奴隸,常常賑濟窮人,尤其在天災之年,他不遺餘力地解囊助人。”穆聖一向尊重行善的人,聽完薩法乃的陳述後,對負責戰俘的人說:“把這位婦女釋放了,因為她父親是一位善良、有道德的人。” 薩法乃獲釋後,穆聖贈給她一些新衣服,並派人護送她到沙姆,去找她哥哥。

阿迪·本·哈坦說:當我的妹妹薩法乃被俘時,我已逃到沙姆,過了一段時間,我看到我的妹妹薩法乃平安地來到沙姆,而且還有人護送。我內心一直對自己只顧逃跑而不顧她的安危感到慚愧,現在終於看到她平安回到了我的身旁,又是高興,又是驚奇。我就問她:“你如何看待穆罕默德。”她回答說:“指安拉發誓,他的確是一位偉大的先知,我建議你去投靠他,因為他是宇宙創造者派遣給人類的先知。”哈坦心裡想,我早就想認識穆罕默德,瞭解伊斯蘭教了,妹妹的這一建議與我的想法一致。他便決定去麥迪那,去見先知穆罕默德。哈坦說,我來到了麥迪那,在清真寺裡見到了先知穆罕默德,我向他問安,他回答我的問安後,問我是誰,我告訴他,我是阿迪·本·哈坦。他一聽我是哈坦的兒子,立即起身,拉著我的手,把我帶到了他家。在路上遇見了一位年邁的婦女,她請求先知穆罕默德幫助,解決生活問題。穆聖耐心聽完她的訴苦,答應解決她的困難。我自言自語地說,指安拉起誓,穆罕默德不像一位國王。我隨他來到了他家,一進家,我看到他家非常簡樸,他熱情地歡迎我,並讓我坐在用棗葉編織的毯子上,而他自己卻坐在地上。我堅持要給他讓座,他說,你是我的客人,你應該坐在毯子上。我內心想,這一點更能證明穆罕默德不是國王。在談話中,我發現穆罕默德對我所信仰的宗教有深入的瞭解,甚至有些教法,只有我們本族人才知道的,他都知道。從這裡我堅信,眼前的穆罕默德不是國王,而是先知,他所說的一切是造物主對他的啟示,不是人的語言,尤其他的美德超越了凡人,我確信:只有先知才具有如此高尚的美德。在他的感化下,我當場宣佈皈依伊斯蘭教。

(2)伊曆第七年發生了海拜爾戰役,穆聖親自參加了這次戰役。在這次戰役中,穆斯林軍隊取得了勝利,許多猶太人被俘,其中有一俘虜是著名猶太學者海伊·本·艾赫塔布的女兒薩菲葉。拜拉勒將她和另一位女俘虜帶去見穆聖,但他沒有遵循道德原則,帶著她倆穿越戰場。當薩菲葉看到自己族人的屍體時,悲傷嚎哭,用手抓臉,用土撒在頭上。

當拜拉勒將她倆帶到穆聖跟前時,穆聖看到薩菲葉滿臉傷痕,就問她:“你怎麼把自己的臉抓成這樣?怎麼身上有這麼多灰塵?”薩菲葉把拜拉勒帶著她經過戰場,看到族人屍體的經過告訴給穆聖。穆聖責備拜拉勒的這種違背伊斯蘭道德的做法,並對他說:“你怎麼沒有人性,怎麼會帶著兩位婦女從屍體旁邊經過呢?”

(3) 伊曆第8年侯奈因戰役中,穆聖的奶母哈莉麥的女兒施瑪及數名族人被俘。穆聖一見施瑪,就回憶起自己幼小時得到她和她母親哈莉麥無微不至的關懷,便脫下長袍,讓施瑪坐在上面,尋問離別後的情況。穆聖對施瑪說,我小的時候,倍受你的呵護,在此深表感謝。而此時,穆聖已經六旬,仍沒有忘記孩提時代的恩人。

施瑪要求穆聖釋放她族裡的所有俘虜,穆聖親切地對她說:我只能釋放你,至於你的族人,須得到參加這次戰役的其他穆斯林的同意,不過我建議,在今天的晌禮完畢時,你到清真寺請求大家釋放你的族人。施瑪按照穆聖的吩咐,在晌禮完後,就到清真寺,請求穆斯林大眾釋放她的族人。穆斯林大眾同意了她的請求,對她說,我們效仿穆聖,釋放所有戰俘。

著名歷史傳記學家伊本·希沙姆寫道:穆聖對施瑪說:“你可以留在我們這裡,並受到尊敬,也可以返回你的族人中去,我將贈送禮物。”施瑪回答說:“我希望回到我的族人那裡生活。”穆聖送給她一對僕人,送她回家,照顧她的晚年生活。

(4)據伊瑪目薩迪格傳述:一天,穆聖率眾禮晌禮,參加禮拜的人很多,在禮最後兩拜時,人們發現穆聖反常,禮拜的速度比平時的快了許多。人們心想,可能是發生了什麼事了,否則穆聖絕不會用這麼快的速度禮拜。禮拜結束後,大家上前問穆聖,究竟發生了什麼事?穆聖回答說:“難道你們沒有聽到兒童的哭聲嗎?”原來,穆聖在禮拜時,聽到附近有兒童的哭聲,肯定是他的父親或母親正在禮拜,沒人照管,所以加快了禮拜的速度,儘快結束拜功,好讓他的父母去照管他。可見穆聖對兒童疼愛之一斑。

(5)阿布杜拉·本·沙拉姆是穆聖時期的一位猶太學者,皈依了伊斯蘭教,其中一個原因就是被穆聖美德所感動。阿布杜拉有一個猶太朋友,名叫宰德·本·舒艾拜。阿布杜拉皈依伊斯蘭教後,經常勸他的這朋友改信伊斯蘭教,向他講述伊斯蘭教的完美和穆聖的偉大。但宰德不聽勸化,不肯改信伊斯蘭教。

據阿布杜拉傳述:一天,我去先知寺禮拜,突然看到宰德也在清真寺禮拜,我又高興,又驚訝,於是上前詢問他什麼時候皈依伊斯蘭教的?什麼原因促使他放棄了猶太教?宰德告訴我說:有一天,我一個人在家誦讀聖經《討拉特》,當我誦讀到描述最後一位先知的經文時,我陷入了沉思,我在想聖經中的最後一位先知是不是指的就是伊斯蘭先知穆罕默德呢?於是,我把描述先知的經文背下來,我決定去找穆罕默德測試一下,看他是否有《討拉特》經中所描述的那樣有寬闊的胸襟。於是,我暗中觀察穆罕默德一段時間,我發現他為人和藹,道德高尚,與《討拉特》經中所描述的完全一樣,只是他的容忍和寬宏無法觀察,不知道是不是也像經文裡所說的那樣。《討拉特》經中說,最後一位先知的寬宏大量,不易發怒,愚昧的人無論怎樣罵他,他都不會責備和生氣,而是用寬容的胸襟原諒對方。

我繼續暗中觀察穆罕默德。一天,我見穆罕默德去清真寺禮拜,在途中遇到一位騎著駱駝遠道而來的阿拉伯鄉下人,他一見穆罕默德就從駱駝上下來說:“我來自某個部落,我們部落全部皈依了伊斯蘭教,今年我們那裡發生旱災,糧食顆粒不收,人們遭受饑餓的折磨,我特來向你請求援助,幫助我們度過荒年。”

穆聖對站在身旁的阿裡說,某人給你的那筆錢還在嗎?阿裡說,已用完。穆聖正發愁,不知如何幫助面前的穆斯林兄弟。我看到這種情況,就上前說,安拉的使者,我們作一次交易,我給你錢,到大棗收割的季節,你把某地的大棗賣給我。穆聖欣然答應。我把錢付給了穆聖,他把這筆錢轉交給了那位鄉下人,讓他去購些食物,帶回家鄉,救濟那裡的災民。

快到了大棗收割的季節,離穆聖向我交付大棗的期限還有一周,我就去找他,要他兌現承諾,根據我們以前達成的協議,把大棗給我。我看見他與其他薩哈布在為一位亡人舉行葬禮,葬禮舉行完後,我見他站在一顆樹下乘涼,其他薩哈布也都各自找樹乘涼。我便上前很不禮貌地揪住他的衣領,大聲對他說,你為何不遵守協約,拿了我的錢而不給大棗。其實我是故意試探他是否像《討拉特》經中那樣說,具有與凡人不一般的忍耐和寬容。聽到我的吼聲,站在一旁的歐麥爾撥出寶劍,指著我說:“你這條狗,趕快走開。”穆聖不但沒有被我的粗魯舉止激怒,反而上前勸阻歐麥爾,並命令歐麥爾放下寶劍,帶我去摘某處的大棗。

歐麥爾把我帶到那裡,我根據以前與穆聖的協定拿走應得的部分,歐麥爾又額外給了我一些,我不解地問道:“為何要多給我?”歐麥爾回答說:“我們的先知一向寬容,待人忠誠寬厚,因為我的粗暴令你受驚,先知特意讓我多給你一些大棗,以表示對你的安慰。”

此時,我被穆聖的寬容感動了,他正是《討拉特》中預言的先知,於是我當場作證“除安拉之外,絕無主宰,穆罕默德是安拉的僕人和使者。”皈依了伊斯蘭教,加入了穆斯林的隊伍。

關於穆聖美德的故事數不勝數,以上五則故事,從側面反映了穆聖的完美品德。伊斯蘭教傳播迅速,被那麼多的人接受,與穆聖的美德有著密切的聯繫。伊瑪目阿裡自小與穆聖生活在一起,也是穆聖培養和薰陶的結晶之一,對穆聖的認識和瞭解遠遠超過了其他薩哈布,他說:穆聖在與人們交往時,常常面帶微笑,和藹可親。他從不發怒,從不罵人,從不揭露別人的缺點,從不吹毛求疵。穆聖助人為樂,任何人只要找他幫忙,都不會失望。任何人只要來到穆聖的家裡,都不會掃興而歸。穆聖從不與人爭辯,從不多說話,從不探究別人的秘密。穆聖每說一句話都包含有深奧的哲理,都能感動人的心靈深處。

]]>
圣训 Tue, 01 Jan 2019 09:00:55 +0000
紀念穆聖的核心是效法穆聖 http://islam4china.org/index.php/2018-01-31-08-35-42/2018-01-31-08-41-56/520-2019-01-01-09-14-51 http://islam4china.org/index.php/2018-01-31-08-35-42/2018-01-31-08-41-56/520-2019-01-01-09-14-51 紀念穆聖的核心是效法穆聖
 
 

這個月份是紀念我們敬愛的穆聖(願主福安之)誕辰的月份,世界各地的穆斯林都準備著慶祝聖紀,聆聽動聽的演講、優美的贊詞,慷慨激昂的發言,各路媒體也將聚焦這一盛事。這是穆斯林對他們的使者、他們的摯愛穆罕默德(願主福安之)思念愛慕的最基本的表達。此事無可厚非,也不屬“新生異端”,這是愛的表達,正是這份愛推動者所有穆斯林依合乎教法的形式歡慶聖紀,此乃人之常情,實屬可嘉!

但是,安拉的僕人們!我想問一問,當我們慣性地在這吉慶的月份裡歡天喜地慶祝這盛會的時候,我們也看到伊斯蘭民族在效法踐行方面的鬆懈怠慢和急劇的倒退滑坡。這可真是太另人驚歎、失望!

一方面是形式主義的活動,一方面是現實行為中以各種理由、藉口或命目地違背穆聖(願主福安之)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產,而被到處卷起的東西方之風所蠱惑。這正是我們當代“穩邁”的怪相!真的,形式主義的活動若不能把其精神融入我們的現實行為中,不僅不能使我們接近安拉,而且徒增我們對穆聖(願主福安之)的羞愧,我們言不由衷的講述穆聖(願主福安之)時,只是讓我們深感無地自容。

每當聖紀的清風在這吉慶的月份吹起時,每每都吹起我對穆斯林熱火朝天般形式主義的慶典和現實行為間另人歎息的不統一!吹動我記起這段揪人心肺、令人駭懼戰慄、毛絨驚恐的聖訓:穆斯林、穆宛塔及其他聖訓輯收錄,艾卜·胡萊唻(祈主悅之)說:安拉的使者(願主福安之)歸真前的幾日拖著病弱的身體在幾位高貴的聖門弟子的攙扶陪伴下來到了“白格爾”墓園向所有的亡人祝賀了“賽倆目”平安後,站在那裡飽含思念地說:“好想念我的兄弟姊妹啊!好渴望我的兄弟姊妹啊!

在場的部分聖門弟子便問道:安拉的使者啊!我們不是您的兄弟嗎(我們就在您跟前呀)?

穆聖(祈主福安之)答曰:“你們是我的同伴,我的兄弟姊妹是那些後輩的教生。我將在仙池旁等候他們。”

這時有人問道:安拉的使者啊!您何以認識他們(後輩的教生未曾與您謀面)?

穆聖(祈主福安之)答曰:玉頂白蹄駒的主人在黑馬群中,可否一眼找到自己的良駒?!

眾聖伴們答道:是的,一眼便可識得!

穆聖(祈主福安之)曰:我也將如此般認出他們,小淨留給他們面容白亮,四肢潔淨的特徵。我在仙池旁等候著他們,到時將有些人他們象迷失的駱駝想要混入駝群似的擁擠其中卻被天使阻攔、驅趕著,不得到我的池畔。

我大聲地喊著他們說:“喂!你們快到這裡來啊!喂!你們快到這裡來啊!”

這時有聲音對我說:你實不知他們在您覆命歸主以後是何等地反叛悖逆、偏斜聖道!

我說:“趕走、趕走、趕走吧!”

你們知道安拉的使者(願主福安之)說:我之後,你們將遇到自私自利出現。那時你們要忍耐,直到在仙池邊跟我相會。——兩大聖訓集。你們看看我們自身,我們也同樣給這句忠言抹黑了,我們把利他換成了利己,把安拉命令我們高舉的大旗,命令我們堅持的原則換成了心中的私欲。我們的私欲很快就與使者教導我們的忠告大相徑庭了。

安拉的僕人們啊!安拉的使者(願主福安之)說的對啊!他曾與部分聖門弟子一起路過一隻被丟棄的死羊羔旁邊,他抓著羊羔的耳朵說:“你們誰花一個迪爾汗從我這裡買走它?”

弟子們說:“安拉的使者啊!我們不喜歡的東西,我們拿它來做什麼?”

使者(願主福安之)說:據安拉看來今世比這個還不值一提。”

我們聽到了安拉的使者(願主福安之)所說的今世,如果是我們來給今世定位,則會把自身的利益放在首要的第一位,你們難道沒看到我們早晚奔波積累財富,甚至不管其合法還是非法?

我們看到我們自己就是聖訓中的活例子:“假如一個人有一山谷的財富,他會想兩山谷;假如他有兩個山谷的財富,他會想三個山谷的財富,只有黃土才能填滿他的欲壑。”(伊本阿巴斯的傳述,兩大聖訓集收錄)只有死亡使他知足,只有等著他的墳墓能斬斷他對財富的欲念。

在安拉的使者告知我們今世及其價值還不如一隻死去的羊羔之後,我們今天的情況卻是如此!

安拉的使者(願主福安之)說:“你們中的一個人不曾歸信安拉,直到他喜愛我勝過喜愛他的財產、子女和所有人。”

又一正確傳述(勝過他自身和周圍的一切)。我們看看如果我們放棄自身所有利益只為喜愛安拉的使者(願主福安之)結果會是如何?

是的,我們也有對使者風俗習慣上的愛,在讚美他的口舌上,在歌頌他的口舌上,至於我們的內心,則已經被今世控制了,已經被各種私欲控制了。

我想問一下:如果我被邀請到這樣光彩的場合去,我是該發言還是該沉默?羞愧的沉默,為了表達對民族現實中漸漸失去的那些穆聖曾強調過的忠告和命令的沉默。我認為最合適我的就是沉默,因為我言不由衷地說著對穆聖的喜愛與思念時,我發現我與穆聖之間已經有了一堵由私欲貪樂鑄造的銅牆鐵壁了。今世已經控制了我的本身,我感覺到我在說謊,我感覺到我戴著一副已經控制了我內心的矛盾的假面具。

安拉的僕人們啊!我說的是我自己。我想像著穆聖在遙遠的後世呼喚著我們:我已經和你們說過,我離開你們,離別今世。我給你們留下的裡外純潔的生活方式,你們為什麼違背了我給你們留下的正道?你們為什麼沉迷在那些讓你們眼花繚亂的嬉戲中?

安拉的使者(願主福安之)告訴我們:“如果穆斯林知道宵禮和晨禮的貴重,(即他們要是知道到清真寺湊眾禮宵禮和晨禮的重要性)他們就是爬著也要去的。”再看看我們自己吧!當夜幕降臨的時候,我們通宵達旦的熬夜,在餐廳和咖啡館消磨,在玩樂的地方虛度,直到五更天,然後疲倦困頓的回到家。這時晨禮的時間到了,清真寺打開大門迎接人們的到來,我看到大部分的清真寺除了少部分心存熱愛安拉的人之外,幾成空城。至於那些紈絝子弟,那些高層人士,他們中大部分人則不用爬也不去了。

我深思在使者時代去清真寺的路是什麼樣的!沒有路燈的照亮,曾經佈滿泥濘,儘管如此,但聖門弟子們心中信仰之光照耀著他們爭先恐後地前往清真寺湊眾禮拜。至於今天,則道路平整寬敞,燈火通明,清真寺很近很近,但是很多人已經厭煩了穆聖的教導了。

穆斯林兄弟們,看看歐麥爾本·罕塔蔔(願主喜悅之)的事蹟就知道我們當代的穆斯林與第一代聖門弟子之間的差距了。在應基督教徒邀請去沙姆(今敘利亞)的時候,因為沒有替換衣物歐麥爾就穿了一件打滿補丁的衣服去赴約,艾卜歐拜德委婉地責備了他。他說:“艾卜 歐拜德啊,真希望這話不是從你嘴中說的。我們是安拉以伊斯蘭而使我們榮耀的民族,除了安拉的榮耀我們還奢求什麼呢?”

你們是否深思過這句話的意思?是否深思過這句話意味著什麼?

這話的意思是:在我們頭上閃光的伊斯蘭的桂冠,不是靠我們自身的財力物力,也不是靠我們自身的文明,也不是靠強大的軍隊而鑄造的,而是安拉為我們鑄造的,以此使我們榮耀。當我們忠誠于帶來榮耀的伊斯蘭的時候,安拉把這頂桂冠戴在我們的頭上。如果我們沉醉在這頂桂冠中,卻忘記了桂冠的鑄造者;如果我們沉醉在恩典、文明和我們享受的富足中,卻忘記了給予我們這一切的主;這是最最卑鄙的事情啊!全人類都知道阿拉伯半島的人,不是依靠自身的努力走向文明的,而是當他們忠誠於這個宗教的時候,安拉使他們飛躍直上至文明的巔峰。

今天,我們眼看著這頂讓民族歷史閃光的桂冠,陶醉其中。是的,但是我們忘記了桂冠的鑄造者。

安拉的僕人們啊!允許這樣嗎?我們談論著伊斯蘭民族的歷史,我們談論著超越其他一切文明的阿拉伯文明,這讓西方學者直至今日仍大為不解的超越。我們以這頂桂冠為榮,但是我們卻違背了桂冠的鑄造者,違背了以這頂桂冠讓我們榮耀的主。我們的目光已經投向那不著邊際的地方。至於不久的將來,我們每個人都將死去,都將進入僅能容身的墳坑,都將被復活並帶到眾世界的養主跟前。在那時,你們將說什麼呢?

【敘利亞】謝赫 穆罕默德·拉馬丹·布推 

]]>
圣训 Tue, 01 Jan 2019 09:14:51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