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罕默德聖人-最後一位使者 1. • 穆聖於570年在麥加出生 • 麥加是位於阿拉伯西部沙漠髙原山城 • 當時阿拉伯半島上一直處於社會動蕩、 戰亂頻生、民生困苦、迷信流傳、思想 混亂的狀態,被稱爲蒙昧時代的阿拉伯 半島。 • 他出身於一個高貴的家庭,是古萊士族 (Quranish)支部的哈辛族(Hashim) 穆罕默德誕生及嬰孩時期(570) 2. • 穆罕默德之名源於阿拉伯字根Hamada,意 即「 讚美、頌揚」 • 祖父:阿卜杜勒•穆塔里布(Abd Al- Muttalib) ;父:阿都拉(Abdullah) • 阿都拉在穆罕默德出生前已因病去世,而 穆罕默德的母親是阿米娜(Amina bin Wahab) 穆罕默德誕生及嬰孩時期(570) 3. • 依當時麥加傳統,穆罕默德出生後便交由 遊牧民族的乳母哈里瑪(Halima)照顧。 • 因此,學會說純正的阿拉伯語。 • 乳母哈里瑪的家境本是十分貧窮,但自從 穆罕默德到她家居住後,得真主恩典,一 家生活亦慢慢得到改善。 穆罕默德誕生及嬰孩時期(570) 4. • 五至六歲那年,其母帶他到距麥加約數 百哩外的綠州雅特里布(Yathrib) (即現今 麥地那)探親,並探望他父親在那兒的墳 墓。 • 在回程途中,阿米娜病逝,葬於麥加往 默地那路上的一個叫Awa的鄉村。 • 乳母哈里瑪帶領成為孤兒的穆罕默德回 麥加,交由祖父阿卜杜勒•穆塔里布 (Abd Al-Muttalib)撫養。 穆罕默德成為孤兒 (575) (5) 5. • 在他祖父的照顧下,穆罕默德學了些為人處 事的基礎。麥加當時是阿拉伯最重要的朝覲 中心;而阿卜杜勒•穆塔里布是最受尊敬的 領袖。他負責朝覲的安排,並經常主持長老 會議。 穆罕默德成為孤兒 (575) (5) 6. 穆罕默德交由叔父艾布‧塔里布照顧 (578) • 祖父於578年去世,穆罕默德約八歲,交 由叔父艾布‧塔里布照顧,在其家長大成 人,並受他保䕶多年。 • 《古蘭經》亦有如是的章節:「難道他沒 有發現你伶仃孤苦,而使你有所歸宿?他 曾發現你徘徊歧途,而把你引入正路;發 現你家境寒苦,而使你衣食豐足。」 (古蘭經 93:6-8) (8) 7. 穆聖的青少年時代 (580-594) • 由於叔父頗清貧,穆聖青少年時期曾牧羊 以協助維持生計。 • 他亦跟隨叔父艾布‧塔里布與商隊到各地 商業中心經商,甚至遠至叙利亞北部。 • 由於他為人善良,正直,誠實及擁有高尚 的品格,贏得「阿敏 – 最值得信任」的美 譽。 (10) (24) 8. 穆罕默德為富孀卡地澤營商(594) • 當時,許多商旅僱用他來管理他們的貨物 運輸隊伍 • 當中,包括麥加富孀卡地澤(Khadija Bint Khawalayd)亦有聘用穆聖來營運商隊 • 卡地澤出身名門,品格高尚,兩度守寡, 前夫遺下兩子一女及不少的遺產 • 穆罕默德為她把貨物運往北方,並獲豐利 (25) 9. 穆罕默德的婚事及家庭生活 (595-609) • 深受穆罕默德的忠誠及優良品格之感動, 卡地澤向他提親。他們於595年成婚,穆 聖當時廿五歲,而卡地澤接近四十歲。 • 他們共享了廿五年成功而又快樂的婚姻 生活,直至卡地澤逝世為止。 (25) (39) 善良的婦女專配善良 的男人;善良的男人, 專配善良的婦女 (古蘭經24:26) 10. 穆罕默德的婚事及家庭生活 (595-609) • 在卡地澤有生之年,她是穆聖唯一的妻子。 卡地澤無論何時都對穆聖十分支持、愛護及 鼓勵;後來亦是第一位接受伊斯蘭教的人。 穆聖稱她為「真主賜福的婦女」 。 • 婚後,穆罕默德繼續替卡地澤經營生意,他 們的婚姻生活相當美滿,生有四女二男,兩 個兒子都不幸於幼年時夭折。 (25) (39) 聖人說:「你們中 最好的人,是對妻 室仁慈的人。」 11. 當時麥加的社會腐敗(610) • 麥加由一班善於經商的族紳掌管,經貿 繁榮,漸成富足的商貿中心。 • 麥加的新物質主義、奴隸制度、傳統的 偶像崇拜、嗜酒與賭博、活埋女嬰、宗 族間的不斷鬥爭等風氣,令穆罕默德感 到苦惱,因此,他經常到遠離城鎮一個 名叫希拉山洞(位於Jabl Nur山)內默想。 (40) 12. 穆罕默德接到第一次啟示(610) • 直至四十歲那一年,齋月的一個晚上-- 「吉慶之夜」 ,穆聖又在希拉山洞內沉 思時,突然在山洞聽見了一個強而有力 的聲音向他命令:「唸啊!」穆聖當時十 分恐懼亦不知所措。天使再命令他: 「唸啊!」 「唸啊!」穆聖終於回答: 「我不會唸啊!」天使便把真主的啟示向 他宣讀。(古蘭經 96:1-5) (40) 13. 穆罕默德接到第一次啟示(610) 14 「你應當奉你的創造主的名義而宣讀(念),他曾 用血塊創造人。你應當宣讀,你的主是最尊嚴的, 他曾教人用筆寫字,他曾教人知道自己所不知道 的東西。 」… 14. 穆罕默德接到第一次啟示(610) 15 聖人心悸而返,及他到於卡地澤跟前,他說: 「你們給我蓋上被子!你們給我蓋上被子!」他 們遂給他蓋上被子,及至他心神安定,他把經過 告訴她,並對卡地澤說: 「我恐有生命的危險。」 卡地澤答道:「絕不至如此,指安拉發誓,安拉 絕不能使你暴露醜惡。因為你確已接續骨肉,幫 助不能獨立的人,施予人們所得不到的東西,尊 敬客人,並且還周濟貧困。」 15. 穆罕默德接到第一次啟示(610) 16 卡地澤遂同聖人出去,到卡地澤叔父的兒子渥賴 (Waraqa bin Naufal) 跟前——渥賴在愚昧時代, 是信奉基督教的,他能用希伯來文寫引支萊經, 他是一位年事已高的長者,雙目已經失明。 卡地澤對他說道:「表兄啊!你聽你的侄子講 話!」渥賴對聖人道:「我的侄子啊!你看見了 什麼?」主的欽差遂把他看見的告訴給他,渥賴 對聖人道:「這就是安拉降於穆薩的哲布理萊天 使 …… 16. 穆罕默德接到第一次啟示(610) 17 但願我在你為聖的日子仍健在,但願我在你的民 眾驅逐你的時候仍活着。」穆聖詫異道:「他們 還驅逐我嗎?」渥賴道:「是的,無論何人,如 果拿來你所拿來的﹙默示﹚,則此人必受眾人的 反對和攻擊。假使我能夠活到那個時候,我一定 竭力襄助你。」不久,渥賴死去,默示亦間斷。 (布哈理聖訓實錄精華 第三段) 17. 第一次古蘭經降示後 (610-613) • 這經驗令他當時非常震驚。在降示第一次啟示後, 穆聖有一段時間再沒有接受到任何啟示,這段時 間被稱為Fatra,直至有一天…… (43) 18. 第一次古蘭經降示後 (610-613) • 查比爾(Jabir bin Abdullah Al Ansari) 說:穆聖說: 「我正在走路,忽聽天空有聲,我即舉目觀望, 忽見從前在希拉山來于我的那位天使,坐在天地 之間的椅子上,我驚恐萬狀,奔回家中,我對家 人說:「你們給我蓋上被子!你們給我蓋上被 子!」安拉遂降示孟蕩西爾章(蓋被的人)。」﹙古 蘭第七十四章﹚按模淡希爾章,是默示間斷三年 後,第一次下降的啟示,自此以後,默示即繼續 下降,未曾中斷。 (43) 「蓋被的人啊! 你應當起來, 你應當警告, 你應當頌揚你的主宰, 你應當洗滌你的衣服, 你應當遠離污穢……」 (古蘭經74:1-5) 19. 穆聖公開傳教 (613) • 最初,穆聖是以秘密形式傳教,包括妻子 卡地澤、遠房兄弟阿里(Ali)、他曾釋放的 奴隸濟得(Zaid)、好友艾布伯克(Abu Bakr)、 歐斯曼(Uthman) …… • 三年後,真主命令穆聖公開傳道,他在麥 加沙花山向向族人宣示他接到的啟示。 (43) 20. 穆聖公開傳教 (613-615) • 由於擔憂會失去從「天房」所獲利 益與權力,麥加人希望用不同方法 令穆聖停止傳教,包括以甘言厚利 來賄賂他。 • 穆聖的回覆是什麼? (43) 21. 穆聖公開傳教 (613-615) • 由於擔憂會失去從「天房」所獲利 益與權力,麥加人希望用不同方法 令穆聖停止傳教,包括以甘言厚利 來賄賂他。 • 穆聖的回覆是什麼? • 「就算他們把太陽放在我的右手, 把月亮放在我的左手,我也不會放 棄所負的神聖任務。」 (43) 22. 穆聖公開傳教 (613-615) • 利誘失敗,麥加人開始用殘忍手法對待 貧窮和軟弱的穆斯林。 • 至於穆聖,由於他屬哈辛族,族群中剛 停止時達四十年的戰爭,為避免再發動 戰爭,再加上其妻子及叔父的保護下, 非教徒不敢向他採用同樣殘忍的對待。 (43) 23. 穆聖公開傳教 (613-615) • 其後,穆聖鼓勵信徒到阿比西尼亞 (Abyyasinia即現今埃塞俄比亞)向國皇尋求 援助及移居當地,約有八十人前行。 • 及後,有兩個當時在麥加極有影響力的人 亦皈依伊斯蘭教,他們是歐麥(Umar)及哈 沙(Hamza)(是穆聖的叔叔)。 (43) 24. 穆斯林遭受抵制 (616-620) • 各部落首領抵制穆斯林,向他們實行了三 年嚴厲管制和經濟封鎖 • 傳教第十年,穆聖的叔父及愛妻都先後去 世。此年在歷史上稱為「悲傷之年」 • 同年,穆聖經歷登霄之夜 (43) 616 25. 穆斯林遭受抵制 (616-620) 登霄之夜 --夜行 (Isra) +登宵(Miraj) 麥加聖寺 耶路撒冷阿克薩清真寺 升天 「讚美真主,超絕萬物,他在一夜之間, 使他的僕人,從禁寺(麥加聖寺)到遠寺 (於耶路撒冷)。我在遠寺的四周降福, 以便我昭示他我的一部分跡象。真主確 是全聰的,確是全明的。(古蘭經17:1) (43) 616 26. 耶路撒冷阿克薩清真寺 (43) 616 那兒是阿克薩清真寺? 27. 耶路撒冷阿克薩清真寺 (43) 616 阿克薩清真寺 金頂清真寺 28. 由麥加到耶路撒冷要多少時間? 3個月 29. 穆聖會見雅特里布人 (620-624) • 西元620年穆聖在朝覲時,會見了從雅特里布 (Yathrib) 來的六位客人,並向他們講解伊斯 蘭教,他們相信穆聖的話,回城後向其他族 人傳教。 • 第二年(621年)朝覲時再與穆聖會面及表示效 忠。 • 622年朝覲時帶著另外七十多人於朝覲時向穆 聖表示效忠。由於當時該城的領袖們正瀕臨 內戰,故希望能邀請以精明著稱的穆聖到雅 特里布為他們調停紛爭。 620 30. 穆聖及信衆遷往默地那 (620-624) • 穆聖的族人密謀行 刺穆聖。 • 怎樣行刺穆聖? • 成功嗎? • 他如何能成功到達 默地那? (52) 31. 穆聖及信衆遷往默地那 (620-624) • 伊斯蘭曆法(元年) 由穆 聖及信衆遷往雅特里布 (Yathrib) 開始。 • 雅特里布不久易名為默 地那(Medina),意即聖 人之城。 • 穆聖在這裡建立了第一 個穆斯林社羣,並逐漸 贏得更多人的支持。 (52) 32. 征戰期(624-626) • 麥加古萊氏族對穆聖的新成就不敢輕易放過, 先是小衝突,繼而在三年內進行三次的戰鬥。 • 穆斯林在第一場戰勝(624年,百德里之戰 Battle of Badr); • 敗於第二場(625年,浩德之役 Battle of Uhud); • 和於第三場(626年圍攻默地那之濠溝之 戰)。 (55) (58) 33. 簽訂侯代比亞協議Treaty of Hudaybiyyah • 628年3月,穆聖帶同約1,400名穆斯林希望 回麥加朝覲 • 朝覲基本是阿拉伯文傳統宗教活動 • 當穆聖朝覲團行至距麥加約9英里的侯代比 亞村時,受到古萊氏派來的人阻攔。 (55) (58) 34. 簽訂侯代比亞協議Treaty of Hudaybiyyah • 穆聖委派奧斯曼·本·阿凡到麥加城內進行談 判,後卻被扣留。 • 古萊氏人在兩次突襲穆斯林駐地失敗後, 同意放回奧斯曼。 • 後雙方在穆斯林駐地進行了談判,由阿里 執筆,簽訂了著名的侯代比亞和約。 (55) (58) 35. 簽訂侯代比亞協議Treaty of Hudaybiyyah 和約的主要內容有: • (1)雙方休戰10年。(2)未經主人允許而投奔穆罕 默德信奉伊斯蘭教的古萊氏人,由穆罕默德負 責退回。古萊氏人不負責退回來自穆罕默德方 面的人。(3)願與古萊氏人締結盟約者可自便, 願與穆罕默德締約者亦可自便,但古萊氏人除 外。(4)穆罕默德率眾朝覲一事改在翌年進行。 屆時進入麥加只能停留3天,除隨身佩刀外,不 得攜帶任何武器。 (55) (58) 36. 穆聖四出傳播伊斯蘭教(628-629) • 雙方簽訂和約後,穆聖及穆斯林到阿拉伯內 外傳達真主的訊息,穆斯林人數迅速增長。 • 至此,強弱的均勢已逆轉,穆聖及穆斯 林的勢力已遠超於曾盛極一時的麥加人。 • 可惜,簽訂和約後不到兩年,麥加的盟友違 反協議, 殺害了20名穆斯林。 • 630年1月,穆聖帶領一萬多穆斯林軍隊直迫 麥加,並沿途獲其他族羣的加入。 (55) (58) 37. 光復麥加(630) 38. 光復麥加(630) • 穆聖要求穆斯林士兵不要傷害任何麥加人, 除受到攻擊下 • 在兵不血刄和平的情況下光復麥加,大多數 的麥加人見大勢已去,而穆聖向他們宣傳友 好和平的訊息下,他們甘願歸順。 (60) 39. 穆聖之晚年(630-632) • 穆聖返回默地那居住。接著三年,把阿拉伯 半島大多的部族都整固在伊斯蘭的旗幟下。 • 623年再度回麥加作最後一次朝覲,過萬人追 隨。 • 朝覲後返回默地那,三個月後,於632年6月8 日病逝,下葬於默地那聖寺。 (62)(60) 40. 穆罕默德宣揚的宗教 • 他不是唯一的使者 「在你之前,我確已派遣許多使者,他 們中有我已告訴你的,有我未告訴你的。 任何使者,不應昭示跡象,除非獲得真主 的許可。當真主的命令來臨的時候,眾生 將依真理而被判決;那時,反對真理的人 將遭虧折。 」古蘭經(40:78) 41. 穆罕默德宣揚的宗教 「你們說:「我們信我們所受的啟示, 與易卜拉欣、易司馬儀、易司哈格、葉爾 孤白和各支派所受的啟示,與穆薩和爾撒 受賜的經典,與眾先知受主所賜的經典; 我們對他們中任何一個,都不加以歧視, 我們只順真主。」 古蘭經(2:136) 42. 穆罕默德宣揚的宗教 • 他是真主派來最後一位使者 穆聖說:「我與我之前的眾先知的關係好 比建造一間房子,有人建造了一座接近完 整的房子, 唯欠缺一塊磚, 而我便是這 一塊磚頭……」(布哈里聖訓) 「穆罕默德不是你們中任何男人的父親, 而是真主的使者,和眾先知的 。真主 是全知萬物的。 」(古蘭經33:40) 43. 穆罕默德宣揚的宗教 • 與其他使者所宣揚的教導是一致的 同一個主宰,同一個啟示 你說:「我只奉到啟示說:你們所當崇拜 的,只是獨一的主宰。」(古蘭經21:108) 44. 穆罕默德的為人 • 為人誠實 故有「誠實者(Al-Amin)的美譽」 穆聖說:「騙人者不屬於我們」 穆聖曾說,凡是有以下四個特點的人都是偽信 士: 1. 受委託後背叛 2. 談話中說謊 3. 訂立盟約時欺詐 4. 爭吵時表現粗暴、邪惡、無禮 45. 穆罕默德的為人 • 重視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愛錫妻兒 善待妻子 穆聖說:「有最完美信仰的信士必是那些性格最好 的人;而最好的人是那些最能善待妻子的男人。」 公平對待每一位妻室 關心與喜愛孩子 (由其是孤兒) 他教導父母要親吻及擁抱子女, 以表示愛意, 並 要求父母要公平對待所有的孩子, 不應分子或女 穆聖說:「從來不親吻自己孩子的父親是缺乏慈悲 心的。」 46. 穆罕默德的為人 • 重視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關懷別人 互相問候 穆聖說:「率先向別人致意問候的人更接近真主。」 以開朗的微笑去與別人會面 愛人如己 穆聖說:「沒有人會成為一位優秀的信士,除非他 希望他的兄弟都可得到自己所喜歡的。」 47. 穆罕默德的為人 • 重視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關懷別人 關心鄰居 幫助別人 穆聖說:「誰幫助信士克服困難, 真主會在審判日 幫助他克服困難, 真主將永遠援助一個樂意幫助別 人的人。」 穆聖說:「為你認識或不認識的人們提供食物。」 48. 穆罕默德的為人 • 重視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禁止嘲笑別人 穆聖說:「對人不要互相仇視、妒忌,應待人 如兄弟」 禁止以花名稱呼別人 禁止背談他人 49. 穆罕默德的為人 • 重視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尊重其他人的意見 鼓勵協商和民主(Shura) 做人處事公正, 不偏私 尊重生命 遣責暴力 鼓勵釋放奴隸 50. 穆罕默德的為人 • 重視教育 鼓勵信士尋求知識 穆聖說:「追求知識是每個穆斯林﹝男女﹞應 盡的責任。」 51. (62)(60) 教外學者對他的評價 林馬田著“Histoire de la Turquie”,卷二 第 二 七 六 至 七 頁 一 八 五 四 年 在 巴 黎 出 版 ( Lamartine:“Histoire de la Turquie”Vol. II, P. 276–77, Paris, 1854) 「如果我們以(1)目標遠大(2)條件缺乏 和(3)驚人效果作為衡量人類奇才的準則,在 現代史中,有哪一個偉人能跟穆罕默德相比呢? 52. (62)(60) 教外學者對他的評價 最著名的人物所締造的不外乎是武器、法律和帝 國。就算是真的了不起,他們所創造的只不過是 物質世界的權力,一切都是過眼雲煙,會在他們 眼前瓦解。穆罕默德震撼的,不單是軍隊、法例 、帝國、人民和朝代。而是當時活在世上的三分 之一,數以百萬計的人。這還不止,他更使人類 對聖祭、神靈、宗教、觀念、信仰以至靈魂等都 為改觀。他獲勝利而能克制;他的志願是全心向 主,而非為了爭取成立自己的王國。他無休止地 祈禱,與主進行神妙的交談;他去世之後卻仍得 53. (62)(60) 教外學者對他的評價 到勝利 --凡此種種,都証明他不是個騙子,並非 欺世盜名,而是基於頑強的信念,使他深具魄力 ,恢復教義信條。教條含有兩個義理:其一是真 主獨一無二,其二是主的非物質性。前者說明真 主究竟是甚麼,後者說明真主不是甚麼;前者以 實際行動推翻了假神,後者以文字闡明信仰。總 而言之,穆罕默德集哲學家、雄辯家,傳道者、 立法者和勇士於一身;他改變了人們的觀念,恢 復了合理的教條和非偶像的崇拜,建立了二十個 世上的帝國和一個精神帝國。就算我們以任何的 標準去衡量世界偉人,試問有誰能超越他呢?」 54. (62)(60) 教外學者對他的評價 安妮‧瑟辛著:“穆罕默德的生平和教導”第四 頁,一九三二年於馬德拉斯出版(Annie Besant: “The Life and Teachings of Mohammad”Madras l932 P4) 「任何研究這阿拉伯偉大先知的生平和性格的人 ,任何認識他如何生活,如何教導人們的人,對這 位偉大的先知--上主的其中一位使者--是絕不會不 肅然起敬的。我要對你們說的,有許多你們都可能 耳熟能詳;但每次我重讀這些記敘時,都有一種新 的欽羡,對這位偉大的阿拉伯導師的敬仰之心,油 然而生。」 55. (62)(60) 教外學者對他的評價 波士和夫‧史密斯著:“穆罕默德及穆罕默德教 ”第九十二頁,一八七四年於倫敦出版(Bosworth Smith:“Mohammad and Mohammadanism”London l874 P. 92) 「穆罕默德集凱撒大帝和教宗於一身:他是教宗 而沒有教宗的虛飾;他是凱撒而沒有凱撒的兵團。 他沒有常備軍,沒有保鏢,沒有宮殿,沒有固定的 稅收。如果有人有權說他是以神權來統治的,那人 定必是穆罕默德,因為他具有絕對的統治能力,而 不需任何憑藉,任何支持。」 56. (62)(60) 教外學者對他的評價 孟主穆利著:“穆罕默德在麥加”第五十二頁, 一九五三年牛津出版社出版(W Montgomery: “Mohammad at Mecca”P.52 Oxford l953) 「他為了自己的信仰,隨時都準備接受迫害;相 信他而以他為領袖的人,都是品德高尚之士;穆罕 默德本人最後亦得到偉大的成就;凡此種種,都說 明他是個品格完美的人。硬說穆罕默德是個欺世盜 名的騙子,不但不能解決問題,反而會引起更多問 題。可惜得很,歷史人物在西方社會所得的評價, 沒有比穆罕默德所得到的更槽!」 57. (62)(60) 教外學者對他的評價 甘地 :「我想了解這位最優秀的人,他無 庸置疑地影響了今天無數人的心靈。我深信, 在 那波瀾壯闊的那個年代,伊斯蘭不會是胖刀與劍得 天下。 而是先知穆罕默德的儉樸、謙遜和對誓言 的堅守, 他對朋友、 追隨者的熱情奉獻, 他的 英勇無畏, 對造物主和他自己使命的絕對信賴。 當我合上(先知生平)第二卷時, 我感到遺憾, 因 再沒有可供我閱讀那偉人的材料了。 」 58. 62 米高‧哈特 “一百名歷史上影響力最大的人物” (1978) 59. (62)(60) 米高對穆聖的評價 」 「在所列出世上最具影響力的人物之中,我 選擇了穆罕默德居首。這個做法,有些訪 者可能感到詫異,有些訪者甚至會提出質 問;但不論在宗教或世俗的層面上,他實 在是歷史上唯一最成功的人物。」 60. 伊斯蘭教的傳播 • 在穆聖接受啟示後一百年,穆聖 的教導及生活方式已由偏僻的阿 拉伯半島,傳揚至東面的中國及 印度,西面達致摩洛哥、法國及 西班牙。 61. 65 穆聖時期版圖(西元622-632年) 正統哈理法時期版圖(西元632-661年) 翁米亞時期版圖(西元661-750年) 沙 特 伊朗 伊 拉克 敘利 亞 土耳其 埃 及 利比亞 阿爾及 利亞 西班 牙 摩洛 哥 阿富 汗 巴基 斯坦 也門 阿 曼 (Wikipedia: Umayyad Caliphate) 伊斯蘭的迅速傳播,在一個世紀的時間內,創造 出一個由印度延伸至大西洋之間的統一文化及經 濟區。 62. 伊斯蘭教的傳播 多謝細心聆聽 Q & A 問答時間 63. 為何穆罕默德聖人有多名妻子 • 穆聖一生共有十二名妻子 • 他與第一任妻子卡地澤的婚姻一 直為持是一夫一妻制共二十五年 • 除艾依莎外,他所有妻子都是寡 婦或已離婚婦人 64. 為何穆罕默德聖人有多名妻子 • 卡地澤歸真後,穆聖與一位貧窮 年邁的寡婦薩烏達(Sawada Bint Zama)結婚,薩烏達與丈夫曾到阿 比西尼亞避難及後歸真 • 艾依莎是穆聖好友艾布伯克的女 兒 65. 為何穆罕默德聖人有多名妻子 • 穆聖另一位妻子是另一位好友 Umar的女兒哈芙賽(Hafsa),其夫 在吳侯德一戰中死亡 • Umm Habiba Ramla bint Abi Sufyan是早期穆斯林之一,其父 不接受伊斯蘭教,並視穆聖為大 仇人,她丈夫離世後,穆聖與她 結婚以便照顧她,其父在她們結 婚後一年宣誓皈依伊斯蘭 66. 為何穆罕默德聖人有多名妻子 • 與Safiyya的婚姻是外交婚姻,她 的父親是一個猶太部落的領袖, 他們的婚事讓該族與穆斯林關係 由敵化友 • 與Maria的婚姻是另一外交婚姻, 她是一名基督教徒,埃及總督以 禮方式送給穆聖 67. 為何穆罕默德聖人有多名妻子 • 其他妻子還有: • Zaynab bint khuzayma (其夫是 被釋放的奴隸) • Umm Salama Hind bint Abi Umayya • Zaynab bint Jahsh (外交婚 姻 –阿比西利亞王以禮送出) • Juwayriya bint al Harith (外 交婚姻) • Maymuna bint al Harith) 68. 為何穆罕默德聖人有多名妻子 • 多妻制在當時社會是普遍的習俗 • 其他使者如亞伯拉罕,摩西,大 偉,所羅門….都有多個一位妻子 • 穆聖婚姻其中一個原因是讓部族 關係改善 “…the Prophet unified them; marriage proved to be one of the means of achieving this unity”(Sheikh Ahmad Kutty) 69. 為何穆罕默德聖人有多名妻子 • 娶寡婦在當時社會視為一種咀咒, 穆聖娶寡婦的決定讓信徒不要迷 信 • 在當時社會,被丈夫離異的不准 再婚,穆聖娶Zaynab卻打破此不 合理的傳統